靜心 - 有助解讀孩子的心聲 話說有一晚媽在哄妹妹睡,家姐知道今晚爸爸上夜班,請來公公陪家姐入睡。媽和妹妹入了主人房,公公和家姐入了家姐房,大家都開始安靜下來準備入睡。怎料,家姐突然破門而入(無錯,是破門,大力推門差點讓妹妹嚇到彈起),爬了上媽媽的床,媽心想不妙,正以「自動導航」方式警戒她「晚了,不要再玩」。第一啖氣忍下(日常都尚算有修練靜心),叫自己靜一靜,看清楚眼前的家姐,溫柔丁丁的告戒她:「是時候睡了,(以堅定但應該不溫柔的聲音說)請你回到你自己的房間﹗」這個家姐當然仍然以活潑的姿態在又跳又叫,然後說要拿走媽咪個枕頭,媽媽情緒的「自動導航」又出現了,覺得她在玩野……拿了我的枕頭,咁我點瞓呀……故事仲發展了一會兒,但她總算是不用威嚇的情況下自動自覺回去自己的房間裡,不消20分鐘,她深深的睡著了﹗ 抱著妹妹,親餵母乳的時間是最好靜心時間,媽媽自「AUM」幾下,平靜地呼吸一會,眼前就出現愛囡可愛的模樣,媽媽突然「感覺」溫暖,因為我頭腦「叮」了一聲,告訴我,家姐知道今晚媽要照顧妹妹,爸媽未能同她入睡,她過來「要一點媽媽味的東西(就係我個枕頭)」陪伴她入睡。媽媽心酸了一下,原來她過來要「愛」﹗ 多練習靜心 減低「自動導航」式爆發 我們的家庭自問都算是以兒童為本的方向去養育孩子,當中也較為傾向以輔助式教養模式,所以我膽敢說自己「道行」應不是「菜鳥級」。但人始終是人,當了父母後要面對「情緒衝擊」的機會大大增加了,就算我們的認知是要「先照顧孩子的情感需要」才去判斷如何回應這些「狀況」,腦袋的「自動導航」總是以光速的引導我們用了一些我們(後來才後悔)慣常回應模式,以至出現了我們不太期望出現的局面﹗ 作為媽媽好幾次都做了「錯事」,不是不小心「片」左囡兩句,就是忍不住用了點(暴)力去阻止她的行為(哎。。。。)(縰然這一次無「片」她)每每這些事件過後,為母的就陷入了「悔疚」的「輪迴」當中,情緒不好那一天,可能會自責至偏低自己作為母親的所有付出(真係鬼暗眼般,咩好野都全部睇唔到)看不出,眼前的孩子似暴龍,她看到自己的媽似隻「噴火龍」﹗) 想離開這惡性循環、想孩子情緒穏定、想她合作? 我這刻認為首要是我們作為家長都有較穏定的情緒﹗修習靜心正好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一同穩定情緒,這次「枕頭事件」,讓媽明白多了靜心對親子互動的好處和影響是如此微妙﹗一直都覺得靜心修習係為了要兩個女兒有點「正向營養」,然而,為母的如何去回應,短短三兩分鐘的互動就很影響當晚大家入睡的情緒和狀態﹗這一刻反思,我再看不到她「玩野」,其實她十分合作去幫自己入睡﹗ 覺察,就只需三秒﹗ 我們實在太習慣用慣常模式去回應孩子的「狀況」,也許這是自我保護機制的方式。以正念靜心的角度去看,覺察是去除「自動導航」的第一步。不要少看日常的五感、呼吸靜心練習,這些都要讓我們打開覺察能力的基礎練功機會。大腦的運作也像肌肉一樣,鍛鍊多自然那端的迴路就更「自動」,那我們就可以以「靜心回應方式」取代「噴火回應方式」了﹗ 多謝家姐,媽媽又學習了在想噴火的一刻嘗試以三秒鐘的空間深入一口氣,慢慢呼出再去細聽你的模樣和心意﹗我希望我們日後一起修習靜心,讓我更能感受我們親子之間的愛和溫暖。 文:小喵 |
小喵80後,駐幼稚園社工,Playgroup 導師,自然/環保人,喜歡對人的工作,對輔導具抱負及特別感興趣,愛自然、愛旅遊、愛生活 、愛探索、愛我家。新手媽媽,不時會為兒童/青年推行靜心、生涯規劃、環境教育等工作,近來愛上親子共學,望與孩子共學、共玩、共成長。 小馬
擔任社工20年,10年前開始成為年自由工作者、大專老師及歷奇工作者,喜歡育人的工作。 做全職爸爸後,除了每天洗尿布外,還會帶著貓頭鷹小姐認識世界、欣賞世界、探索世界、遊歷世界。貓頭鷹最喜愛攀爬屋企天台的攀石場,各區公園、行山徑、海灘、游泳池都是我們愛去的地方。 Categories
All
Date
August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