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自然生命教育中心 Nature's Embrace
  • 首頁/Home
  • 傳媒訪問
  • 活動回顧
  • 客戶
  • 服務
    • 靜心活動
    • 生命教育
    • 領袖培訓
    • 自然教育
    • 生涯規劃
    • 職業技能培訓
    • 團隊訓練/同工退修
    • 啟導活動分享
    • Photo Album
  • Blog
  • 聯絡我們

[陽光中的貓頭鷹~成長生命扎記]

愛自然、愛生活 、愛家的新手媽媽加埋一個全職爸爸及自由工作者的隨筆。
​旨在分享陽光下貓頭鷹小姐成長,記錄這趟旅程帶給我們生命的學習和反思。

罷飲 : 唔肯食樽樽

26/6/2016

Comments

 
我一直認為貓頭鷹小姐好乖、好善解人意(我現在都仍然想信她是乖乖)﹗但近日公公、婆婆都不斷話貓頭鷹小姐「唔得咁曳曳」,讓我有點心痛。並不是公公、婆婆要求高或「錯」,而是貓頭鷹小姐在兩周前突然不肯用奶樽飲奶﹗

媽媽在貓頭鷹小姐滿三個就回(半)職場,怎料貓頭鷹小姐竟然轉了習慣,不肯用奶樽飲奶﹗初生的第一天,醫院姑娘為她補奶粉。她回家後,我們因為想她晚上睡好一點,所以在每晚最後一餐埋身餵哺會通常會多補一餐奶樽,一直以來她對用奶樽都沒有什麼問題或抗拒。

當然,過了第二個月,貓頭鷹小姐完全戒夜奶後,我們減少餵奶樽,間中在媽媽要去覆診或剪髮等單獨外出時,家人才會幫忙用奶樽餵母乳﹗一直,她都特別愛用奶樽,因為始終奶樽流量快,一口氣就可以飲到100-130ML。
​

經過第一次「拒飲」,我們就決定每天給她練習。已經連續練習了兩周,每天一次,奶嘴也換了三個,貓頭鷹小姐不是發難哭叫就是「寧願罷飲,不為樽樽所動」。昨天媽媽要外出開會,爸爸用彷乳頭奶嘴餵食,貓頭鷹寧願食手指都不飲一啖。爸爸說,好努力擠了一啖到貓頭鷹口中,她卻吐番半啖出來,還偷笑地食手指(氣死爸爸了)﹗兩周前的某天,由媽媽早上9時出門,到下午2時才回到家,都沒有一口奶進肚子。前天,她早上5點吃過早餐,到我11時回家,她又滴奶不沾,腳仔都發熱,又沒有濕尿片。六小時罷飲,小小人仔已想參加「饑饉」活動﹗這個女兒,叫媽媽心痛了﹗

是心痛,但作為初生嬰兒的母親,我很明白孩子每天都在變。她要面對身心成長,與外界的人和環境的適應和互動作出很多調適,我們心急也急不來。而且,我相信她是很努力地學習。當然,現實是有限制的,媽媽要上班,爸爸唯有暫時「人肉送囡」,送貓頭鷹到我的工作地點。媽媽活動完結時,就可以抱著她即時埋身餵哺﹗這個囡幸運,有我們兩個全天候照顧她﹗



或者,善解人意的貓頭鷹想爸爸去接媽媽放工(阿囡,其實媽媽好獨立,接一兩周就好啦);又或者,漸漸長大的貓頭鷹愛惜我和她之間的親密,希望我接少一點工作(但媽媽都想工作,既賺錢又發揮專長嘛),多點留家陪她?貓頭鷹小姐,媽媽收到你的信息啦,我每天都和你開設一段玩和談心的時間,享受多一點親密﹗你也要好好加油,適應樽樽哦﹗

Comments

最佳運動員

21/6/2016

Comments

 
四個月前在媽媽肚裡的貓頭鷹小姐因為不夠體重和身體各部分的量度(腰圍、頭圍、大肶骨)都比香港的其他胎兒較細少,所以醫生為她開了個案。今天,三個多月大的貓頭鷹小姐已追回體重及各項指標(媽媽現在不太擔心指標了,不是因為達標而不擔心,而是更明白「標準」的用意吧﹗)。可能因為這段急劇的增長,貓頭鷹小姐似乎未適應她頭部的重量﹗

三、四個月的寶寶,是個積極的運動員。他們剛剛發現自己可以有意識地郁動身體各部分,而手腳是他的探索世界的好幫手﹗貓頭鷹小姐現在最愛揮拳,有一次她在飲奶途中大力一揮,打到自己的眼角(平日她主要是揼我的胸口),那一次是她第一次打到自己「痛」得要停下飲奶,哭叫一大聲。無辦法啦,運動員時有受傷的﹗每次換片,她都以施展腳技,好大力彈腰踏腳,有時將綿花盒打翻,有時一腳踐到自己滿有便便的尿布中,噢﹗晚上,有時她準備入睡前,被「眼瞓」纏擾得不耐煩﹐她也會扭來扭去,因她仍未懂得翻身,所以只能向上向下「移動」,她會左右搖腳,運用她最強的腰力(這動作似足媽媽年輕時打柔道要在地上擺脫對手的動作,所以我知道是如何需要體力和腰力﹗﹗)由床尾「彈、彈、彈」,直至移動到床的另一端﹗要時有背部爬行比賽,我相信她在這項目會有好成績﹗

兒科醫生話貓頭鷹小姐的頭部追番「指標」,但頸仔就不太夠力。本來我也覺得要多多留意這點。不過,我想頭仔長得咁重,條頸仔唔夠力好正常﹗幼兒的頭部佔身體長度四分之一,要用相對幼細的頸部和雙手抬起頭部真的不容易﹗過去一個月,貓頭鷹小姐為著要探索世界,她已經不斷東張西望,鍛鍊頸部的肌肉。而爸爸、媽媽和婆婆就不時讓她俯卧在平面上,練習抬頭的動作。


貓頭鷹小姐每次練習都很努力,雙手試著東抓西拉,或正手或反手;頭仔也竭力伸長,有時肉緊得把兩腳都向上,只有肚仔貼在地面,形成一隻四腳離地的小飛機,在她的天空飛翔﹗她有一份堅持,只要我們一日不翻轉她,她仍會不斷嘗試,有時更會大叫幾聲,輔助發力。出力度之大,還會放個屈,看見她不願放棄的樣子,真的要敬禮以示欣賞這位最佳運動員哦﹗
Comments

對面的女仕:模擬一次生命教育的對話

2/6/2016

Comments

 
生命教育,我相信是透過「生命課題去學習成長」。任何地方都是課室,任何事件都是課題,「成長」元素最重要。


昨天,我孭著貓頭鷹小姐坐巴士,坐在巴士下層中間的四人對望座位。甫上車,女兒已昏昏欲睡,但她堅持跟坐在我們身旁的一位姐姐打招呼(帶著初生寶寶總給人很多歡笑的交流機會)﹗孩子就是多麼的喜歡探索及與人交流﹗

不一會,貓頭鷹小姐入睡了。定神的我,四處張望。坐在我們對面的是一位面容曾被燒傷的女仕。我把笑容收起,因為對面女仕神情「嚴肅」,然後,我又向她投向笑容,我不太肯定她有沒有回應,因為我懷疑我不太知道她面部表情的「運作」,可能那些癒合的皮膚,並不能(或難以)展示笑容。

我內觀自己為什麼自己會收起笑容,然後再次對她笑?
收起笑容可能是互動的結果,她看似神情「嚴肅」,坐在對面的我,也被影響罷﹗
再次對她微笑則可能我心裡很想對她表示支持,當刻我發現她的燒傷傷口遍及右手上臂,可以想像她受傷是一定很痛苦,復原和再次走入社區的路好不容易。

我望一下懷中的貓頭鷹小姐,心裡幻想她長大時,若遇到這個女仕的話,她會如何反應。曾街上聽見天真、好奇的孩子指著他人的臉問:「為什麼那個叔叔咁既樣?」。我想做點心理和教育準備。

「妳指著姨姨,姨姨可能不太舒服,媽媽想妳較禮貌地問她,可以嗎?」(直接指示及提醒,邀請孩子合作)
「囡囡,等一等,妳被別人指著有甚麼感受?」(感到身受)
「不如妳問下姨姨,可不可以告訴妳,妳想知的事?」(鼓勵她自行探索,發展她自行探知的精神和能力)
「妳想不想媽媽跟妳一起禮貌地問姨姨?」(陪伴、鼓勵、示範)
「當妳想知道一些別人的事情,妳/我們可以做甚麼?有沒有甚麼要注意?」(鼓勵她思考及解難)
「聽到姨姨這樣說,妳有話要對姨姨說嗎?」(感到身受,學習回饋、表達謝意)



寫到這裡,發現幻想成分很重,相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才有機會發生這一些對話。不過,相信這也是一個準備的開始,孩子天性好奇、善良,作為媽媽,我有時需要成位一位促導她學習生命課題的導師,鼓勵她使出天生的好奇、善良,又發展她對人尊重、有禮貌、感同身受的特質﹗
Comments

    小喵

    80後,駐幼稚園社工,Playgroup 導師,自然/環保人,喜歡對人的工作,對輔導具抱負及特別感興趣,愛自然、愛旅遊、愛生活 、愛探索、愛我家。新手媽媽,不時會為兒童/青年推行靜心、生涯規劃、環境教育等工作,近來愛上親子共學,望與孩子共學、共玩、共成長。

    小馬
    擔任社工20年,10年前開始成為年自由工作者、大專老師及歷奇工作者,喜歡育人的工作。 做全職爸爸後,除了每天洗尿布外,還會帶著貓頭鷹小姐認識世界、欣賞世界、探索世界、遊歷世界。貓頭鷹最喜愛攀爬屋企天台的攀石場,各區公園、行山徑、海灘、游泳池都是我們愛去的地方。

    Categories

    All
    Baby Language
    Baby Sign Language
    Feeding/飲飲食食
    Sleeping/ 睡眠
    刷牙
    學講說話
    成長
    親子共讀繪本
    靜心

    Date

    August 2021
    March 2021
    October 2020
    August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March 2017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RSS Feed

聯絡我們

擁抱自然生命教育中心
Nature's Embrace

電話:92607834電郵: [email protected] |

電話號碼只供whatsapp或signal聯絡,不能通話。
© 版權為Nature's Embrace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後更新:2023年12月


Contact Us

  • 首頁/Home
  • 傳媒訪問
  • 活動回顧
  • 客戶
  • 服務
    • 靜心活動
    • 生命教育
    • 領袖培訓
    • 自然教育
    • 生涯規劃
    • 職業技能培訓
    • 團隊訓練/同工退修
    • 啟導活動分享
    • Photo Album
  • Blog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