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自然生命教育中心 Nature's Embrace
  • 首頁/Home
  • 認識我們
  • 傳媒訪問
  • 最近活動回顧
  • 客戶
  • 服務
    • 靜心活動
    • 生命教育
    • 領袖培訓
    • 自然教育
    • 生涯規劃
    • 職業技能培訓
    • 團隊訓練/同工退修
    • 啟導活動分享
    • Photo Album
  • Blog
  • 聯絡我們

[陽光中的貓頭鷹~成長生命扎記]

愛自然、愛生活 、愛家的新手媽媽加埋一個全職爸爸及自由工作者的隨筆。
​旨在分享陽光下貓頭鷹小姐成長,記錄這趟旅程帶給我們生命的學習和反思。

貓頭鷹愛繪本

28/1/2018

Comments

 
Picture
Picture
        貓頭鷹小姐生活在一個沒有電視/平板電腦/收音機的家庭,「繪本」已經成為她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親子活動,及最好的老師。近兩歲的她是每天早上起床及睡前都必定要爸或媽或爸媽一起和她一起共讀繪本。除此之外,自己玩到悶也會拿著繪本來請我們要讀給她聽,現在的她甚至會「點燈」:有時要指明爸爸讀、有時要指明媽媽讀,還會指明是公公/婆婆或者舅父讀。讀書的人要指明外,當然會指定繪本,甚至指定由那一頁開始讀,那一頁要重覆再讀過,那一頁自己看不用再讀給她聽。而且,當看到某些東西時,她便會走去「告知」我們她是知道的,例如太陽月亮星星會指著外面;繪本的角色是什麼動物,便會找相同的動物公仔一起看繪本,令我們覺得整個共讀繪本的過程很立體及戲劇化。由於繪本已成為貓頭鷹小姐其中一個最好玩的「遊戲」,她自己拿繪本出來看的頻率也變得越來越高。

        除了是作為「遊戲」外,也成為我們和她溝通的橋樑,或者教育她的媒介。例如下雨天,我們會和她講小雨滴全都出來玩了《小雨滴》(香魚, 2014)。見到樹便會提《小樟樹》(蔣家語, 2014)及《樹真好》 (Janice May Udry, 2016)這兩本繪本;認識身體及認識某東西的名字會和她講《腳趾頭,沒名字》(勒魯瓦 Leroy Jean, 2015)及《Toes, Ears, & Nose!》( Bauer, Marion Dane, 2003)。想請她「等待」時,便會說你會否好像企鵝般願意等,等了便有大驚喜《熊貓先生,我願意等》(史蒂夫‧安東尼, 2015)。想請她「乖」時,便會提提小乖的故事《不要吧,小乖!》(克里斯霍頓Chris Haughton, 2013);在街上遇到有人傷害小動物或植物時,《噓!我們有個計劃! 》(克里斯霍頓Chris Haughton, 2014)這繪本又大派用場;當貓頭鷹小姐自己完成一些突破時,便會說妳和「小恐龍大力」一樣自己做到了《爸爸,我自己做到了!》(麗池克萊姆,  2015)及《小小的我》(笠井真理,  2014)妳會跟那小女孩一樣都學會了。晚上要睡覺,有兩本繪本又是經常共讀的:《不睡覺世界冠軍》( 西恩.泰勒Sean Taylor, 2011)及《貝蒂不想不想去睡覺》(史帝夫安東尼Steve Antony, 2016)。教貓頭鷹小姐上廁所就會用《My Big Girl Potty》 (Cole Joanna, 2000)。還有爸爸最愛讀的繪本,《My Dad》(Anthony brown, 2000)及《爸爸山》(曹益欣, 2016)。其實,真是太多太多繪本可以和大家分享,期望有機會逐本繪本介紹。

Picture
從貓頭鷹小姐對繪本的熱愛及從繪本中的學習,我們親身見証了親子共讀最少帶來三個益處:
  1. 促進親子關係,例如增進親子之間的了解及彼此的親密感;
  2. 從閱讀中增長知識、認字能力、語言能力及認知能力等;
  3. 提昇閱讀的興趣,也能提昇學習的興趣。
          但要將這些好處發揮最好的效果,筆者總結了需要有幾個重要的因素:
(1)選擇合適的繪本—以貓頭鷹小姐為例,她由初生到現在未到兩歲所共讀的繪本都是較多圖畫較少文字,她看著圖畫都大概知道我們正在讀什麼。而且,我們所選的繪本都是和她的生活經驗有密切關係,例如認識身體、生活上的物件、食物、刷牙、洗澡、去廁所等;亦有些繪本是她在出外會接觸到的,例如天氣、動植物、公園等;還有一類繪本她也特別喜歡的,就是一些關於聲音的繪本(不是會發聲的繪本,而是父母邊讀邊模仿某些聲音),例如放屁聲、車聲、親吻聲、敲門聲、動物聲等。
(2)合適的共讀的年歲、時間及地點—貓頭鷹小姐讀書年齡比她實際歲數更大(即她雖然只是兩歲,已可以讀寶寶書以外的繪本書了),因為我們在她未出世之前,已經會拿一些繪本朗讀給她聽,出世後,也會讀書給她聽。當然,三個月大之前她好像不太明白書的內容,但我們覺得她對那時期聽過的繪本特別有感情,所以的我們認為越早開始讀繪本,對閱讀繪本興趣越大。而時間上,我們通常早晚都讀,慢慢建立了共讀的習慣,定時定候,她便會拿繪本出來要我們讀。之於讀書地點,家裡最少設一個,最好設多個閱讀角落,整齊放置繪本於家裡的當眼處,貓頭鷹小姐的小書架就分別在飯桌旁和她的玩具閣旁,好讓日常活動期間都可以隨手拿出來閱讀。除了在屋企內讀繪本外,我們會參加同齡的讀書會,也會帶她到公園/戶外地方讀繪本,甚至乎長的車程或出外地旅遊時都會帶一兩本繪本,隨時隨地都可以共讀。
(3)學習適合的共讀技巧—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共讀技巧是勤讀書,每天讀,風雨不改,讀得多了便熟能生巧。另一個重點是父母讀之前先看一次,對繪本內容有認識更易投入。還有的技巧是可加入動作、不同的聲音、高低聲調、緊張時加快朗讀速度,輕鬆時則減慢速度,令看繪本像看戲劇般生動有趣,自然令小孩愛上繪本。除此之外,我們喜歡請貓頭鷹小姐自己選擇想看的繪本,她選的即代表有興趣,便會更易投入。之於有很多家長會疑惑,是以書面語讀或是口語讀、要不要一邊讀一邊指著文字,讓小孩識字、要不要讀書名及作者、是否一定要順序讀等。筆者就認為父母以最自然舒服的方式演繹繪本,就已經足夠,不需要被一些規條局限了共讀的樂趣。還有一點要緊記,子女喜愛的是與父母共讀的美好時刻,所以重點是用「心」地共讀而非讀書技巧。

最後,希望引用郝廣才先生在《好繪本如何好》(2006)在序言中的幾句說話:「孩子從小看的書,對他一生有巨大神秘的影響力,放眼世界頂尖人物,其性格的形式,受書本的影響獨多,非其他單獨因素可比……小小年紀,也能從書中找到生命的能量」。喜愛親子共讀的你,共勉之。

延伸閱讀:
  1. 王淑芬(2002)《親子共學》台北:幼獅文化。
  2.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台北:格林文化。
  3. 蔡淑媖(2012)《為子子說故事:大聲讀給寶寶聽》台北:天衛文化。
Picture
Comments

8 個月記

27/10/2016

Comments

 
Picture
​踏入八個月,貓頭鷹小姐好好玩呢,「自主」能力強了,進食和行動方面都努力學習。這篇純是媽媽手記,讓媽媽記錄她的新技能和成長里程碑,包括:


1. 可以穏定地坐在地上:她會專心致志地研究手上的玩具和公仔,我們只需要約幾分鐘在旁鼓勵一下,她可以玩上約廿分鐘


2. 觀賞手掌和手指:她特別喜歡觀賞自己的手,然後像「耍太極」般眼隨手動,轉動手腕,慢慢地看(很正念呢)她連食飯時,也可以「觀賞」手上的西蘭花十多秒才放進口裡。她自行進食的情況也漸漸進步,由七個半月開始,除非她吃飽或故意,其餘時間她「捉」食物更加準確,只是食物有時好「滑」,會在傳送到口裡那一刻滑到咀邊哦。


3. 叫和尖叫:這個真的叫人有點懊惱,她有時會像跟著我們家的鸚鵡在叫,我們問她是否在學小MILK(我家鸚鵡的名字)在唱歌,她兩個會一唱一和。有時候,貓頭鷹小姐明顯是在要求關注,在地上自娛一會後,覺得寂寞,就以「求救」的聲音叫起來(我們起初以為她倒下或弄傷),引起我們的立即關注,即時出現在她的眼前(這時她就會露出古惑的笑容)。外出用膳時,她也會因為坐著太悶尖叫,我們為怕打擾旁邊的食客,就會帶她出外面吸口新鮮空氣,貓頭鷹又會露出滿意的笑容。


4. 見人展人樣,見公公婆婆就撒嬌:貓頭鷹是個社交型的寶寶,她很會跟人「傾談」,又會因應照顧者的「習慣」來撒嬌。一回到公公家,就會微笑然後叫幾聲,展現她可愛一面,暗示要抱下她。看見我們都在忙碌,她就會大叫幾聲,表示自己被冷落。往往在𨋢內,她都會眼定定望著陌生人,要求和他人打個招呼。若我用孭帶帶她外出,她總愛東張西望,一見店舖售貨員或街坊,就會彈彈身體,雀躍地叫或要求別人抱她或拍拍她。在街上遇見親切的太太,還會伸手向她人要求抱抱。。。


5. 大肌肉發展仍在建立:同月齡的不少「朋友仔」都可以兩邊反身,貓頭鷹小姐卻特別愛用左邊反來反去。她可以極速反身,但很少「一直碌」去一個方向。她會想站立,當她在我們的大腿上站時,她會很想企直身體。在扶著玩具及有成人在後方支持下,她可以站上半分鐘。可是,媽媽想她先學爬行。她有時會由坐著的姿勢轉到俯卧,但大部分時間都是肚腩著地後「慘叫」,因為她有一隻腳會被肚腩壓住,要我們的協助。與其說爬,她較多是轉吧,向前一丁點,後退四、五步,好逗人。另外,她很喜歡「騎馬仔」,特別坐在地上或坐在孭帶上,她都會「彈彈下」像䇿騎一樣。


6. 手部運動:左手交右手,是她很喜歡表演的項目。現在每當拿到新東西,都唔肯放手,特別是沖涼,洗好後,想抱她起來,她每每拉住個盤,弄得我們手忙腳亂。


7. 聆聽與說話都愈來愈進步:不少寶寶書教我們要模仿寶寶發出的聲音,讓她聽聽自己在說什麼?貓頭鷹對我們模仿她叫聲很好奇,會稍為定下來專心的聆。有時媽媽模仿也「埋怨」的聲音,她就會沒趣的停下來不再「埋怨」了。


8. 日間睡覺較穏定、晚間卻不願睡:若全天都在家裡的日子,貓頭鷹小姐可以很規律地每2-3小時睡一個約會1.5-2小時的覺,雖然間中都會「過勞」而扭計,但她的規律建立不錯。晚間反而出了一些問題,過往晩上九時準時入房間,半小時內一定可以飲奶奶自然地瞓著覺的日子不再。可能是貓頭鷹近日學了很多新的技能,她的腦袋和身體感到十分興奮。半夜不時會大叫(只是叫醒我們,然後我們發現她仍合上眼睛在睡夢中)或起來「練習」反身,有時會反到自己很精神,不能自己再次入睡,就會叫醍我們安撫她(爸媽是有點無奈吧)所以近日爸媽又再次掉入睡眠質素較差的情況。Anyway,我們是明白貓頭鷹小姐的發展,也不能怪她哦。
Comments

沒有悶場的6個月

28/8/2016

Comments

 
​過去這半年,是媽媽人生十分intensive,非常充實的日子。怪不得很多長輩說,二人世界悶,生個孩子讓家庭很美滿,噢,WELL,因為天天都忙碌,也沒有時間可以悶吧﹗

半年間,是爸媽急速成長,也讓我們多了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幫貓頭鷹小姐洗白白、剪指甲、按摩。。。
第一次帶貓頭鷹小姐搭巴士、搭小巴、搭的士、搭契媽的私家車、過海。。。
第一次跟貓頭鷹小姐去茶樓、婚宴、公園、講座、遊行、沙灘。。。
第一次離開一些短時間貓頭鷹小姐去剪頭髮、帶班、接受訪間、做諮詢、開會。。。
初探全母乳媽媽生涯、實踐(帶著孩子版本)更簡約更綠色生活。。。
Picture
貓頭鷹方面,她近來的里程碑有:
  1. 「由肚腩向天側身轉到肚腩仔向地」:這個是醫院醫生的用語,簡單來講,即:反身﹗8月中(她5.5個月)她突然反身了,第一次自己抓住BabyGym的玩具向右邊反過去,用了差不多1分鐘。然後,我們突然聽不到BabyGym的叮叮噹噹聲,原來她反身面向地下。暫時只限和右邊轉,但已經可以施展3秒反身技術。
  2. 換尿片時一定要有「揸拿」:現在她知道自己的手是用來探索,當換尿片時,她就會找東西玩(換片片時我們都忙,她卻太空閒﹗),所以會東攪西摸,我們試過有個紙袋放了旁邊,她就玩得開心。試過忘記拿個玩具,她就手長長咁「幫手」換片,噢,她一手都係PooPoo;也試過出街換片,空間不夠,媽媽手忙腳亂,放了一條污穢的片片在貓頭鷹小姐伸手能及的地方,她。。。差點咬了一啖條S片(OMG)。所以最好給她一個可咬或有聲音的玩具﹗
  3. 自己入睡(這個當然是偶爾發生):日間,因為環境較為熱鬧,她是較難入睡的,不過間中她也會自己打呵欠,然後啜啜手仔,自己睡著了。曾經有一次,她一個人玩BabyGym,不一會兒,睡著了(我們都知做Gym是很疲倦的)。
  4. 自己解決問題:計上一項,貓頭鷹可以自己啜手指入睡,她也知道「頭痕」是可以自己解決的,哈哈,她的抓頭短片實在太逗人了,百看不厭。爸爸好欣慰的說,我們的女兒懂得自己解決問題﹗
  5. 進食固體食物:萬萬估不到,她第一件放進口裡的固體食物是米飯。本來計劃她到足六個月才給予固體食物,但上個月的一個周未,她看著爸媽出外用餐,以十分「渴望」的眼神看著我們的食物,媽媽只能給她桌上唯一沒有油鹽的食物-白飯。她吃得津津有味,一口氣吃了廿到三十粒﹗這樣,就開始了她的固體食物世界了﹗她現在會吃粥、糊、飯、南瓜、冬瓜、牛油果、蘋果、啤梨、白豆角。。。
  6. 扮害羞:這個神功簡直是哄公公婆婆的絕技,貓頭鷹小姐會扮害羞,叫她的名字她可能會將臉「捽」到你的身上,然後合起雙眼不望著你一會兒。
  7. 笑點其低:這個是冧人絕技二,只要你稍微發出一些古怪的聲音,她就哈哈大笑。公公昨天在她面前吹風車,她就不停微笑,弄得公公氣喘了﹗
坦白講,我十分感恩這路途一直有很多好友、家人支持,讓我們仨在這「人生大躍進」躍得好順利。我沒有想過自己可以以全母乳餵哺的半全職媽媽身份來到今天,產後情緒的起伏不算利害,因為有羊契媽給予很多預告和教路,我面對的問題全都有個Mentor去問﹗又有爸爸差不多天天陪伴和做曬所有極為粗重的家務(但我的女皇生活已差不多完結,因為有個囡,家務真的超多,一隻「奴隸獸」是不夠的﹗)

很多「第一次」和貓頭鷹小姐的里程為爸媽帶來很多新鮮的體驗,又讓我們緊張和興奮。
貓頭鷹小姐,請你繼續帶領我們經驗更多第一次,享受更多沒有「悶場」的生活﹗
Comments

150天 : 沿途有愛真好 !

26/7/2016

Comments

 
Picture
猶記起貓頭鷹小姐出生的第6天要到健康院「照黃」,在換片格旁邊的哥哥已經活潑好動的樣子,八掛問下他的父母,原來已經6個月大的寶寶了。我和爸爸都異口同聲說:「嘩,咁大個了﹗」。然後,他的父母說:「寶寶大好快,轉眼就6個月架啦﹗」當時,我們仍在努力學習換片、餵奶和爭取睡眠的時間,我心裡想:是嗎?有排噯﹗如今,轉眼就已5個月了。

去拜訪姑婆和其他長輩,她們都說帶初生孩子是「工夫鬥」。無錯,我們兩個都算輪流換尿片、洗布片、晾衣服、抺地、哄貓頭鷹入睡。。。但時間都似永不夠用。我倆形容貓頭鷹小姐是「時間小偷」,看著她,陪著她,又天黑了﹗

現在,其實貓頭鷹小姐都很早起床,日間又會有兩至三場較長(可能約1-3小時)的睡覺,理論上,我們的日間工作時間是長了很多(以往我都好喜歡賴床),不過時間總好像不夠用。在她睡著,媽媽要立即為她剪指甲,洗米煮飯;爸爸就要洗衣服,抺地、洗碗或到電腦台「工作」。較幸運的時間是,公公婆婆來訪,可以幫手哄貓頭鷹入睡,我們就可以多點「工作時間」。

俗語話:「開心的時間過得特別快﹗」縰然好忙好忙,但真心的,這是十分愉快和充滿愛的日子﹗好高興貓頭鷹小姐進入了我們的生命,她開始會喜歡玩和探索,愛和我們一起進餐和聽我們聊天。她是我們的開心果,哄得公公婆婆爺爺奶奶都好開心。

感恩她從未生病 (TOUCHWOOD!!)(母乳真好,好好保護她哦﹗),我們也未有遇上很大的困難。身邊很多朋友送上祝福和禮物。公公婆婆、舅父仔時常來錫她﹗

媽媽的心聲:暑假開始了,我就積極的接了不少工作,因為爸爸說:「勞動帶來快樂。」(雖然有點「涼」,但是實情哦﹗)我間中會很不捨得離家,一方面因為她仍然不太肯用奶樽飲奶奶,我擔心她會肚子餓。二來,她實在太逗人了,看著她望著準備離開大門的我,我是有點鼻酸酸的﹗過去5個月,貓頭鷹和我緊貼在一起,沒有分開超過6小時,我感到很幸福,亦在她的帶領下,我反省自己一些對家人和工作的狀況。我最新的學習點是:「路是平坦或怎樣都沒有所謂,能夠有我們愛的人一同欣賞沿途風景才是最重要﹗」
Comments

最佳運動員

21/6/2016

Comments

 
四個月前在媽媽肚裡的貓頭鷹小姐因為不夠體重和身體各部分的量度(腰圍、頭圍、大肶骨)都比香港的其他胎兒較細少,所以醫生為她開了個案。今天,三個多月大的貓頭鷹小姐已追回體重及各項指標(媽媽現在不太擔心指標了,不是因為達標而不擔心,而是更明白「標準」的用意吧﹗)。可能因為這段急劇的增長,貓頭鷹小姐似乎未適應她頭部的重量﹗

三、四個月的寶寶,是個積極的運動員。他們剛剛發現自己可以有意識地郁動身體各部分,而手腳是他的探索世界的好幫手﹗貓頭鷹小姐現在最愛揮拳,有一次她在飲奶途中大力一揮,打到自己的眼角(平日她主要是揼我的胸口),那一次是她第一次打到自己「痛」得要停下飲奶,哭叫一大聲。無辦法啦,運動員時有受傷的﹗每次換片,她都以施展腳技,好大力彈腰踏腳,有時將綿花盒打翻,有時一腳踐到自己滿有便便的尿布中,噢﹗晚上,有時她準備入睡前,被「眼瞓」纏擾得不耐煩﹐她也會扭來扭去,因她仍未懂得翻身,所以只能向上向下「移動」,她會左右搖腳,運用她最強的腰力(這動作似足媽媽年輕時打柔道要在地上擺脫對手的動作,所以我知道是如何需要體力和腰力﹗﹗)由床尾「彈、彈、彈」,直至移動到床的另一端﹗要時有背部爬行比賽,我相信她在這項目會有好成績﹗

兒科醫生話貓頭鷹小姐的頭部追番「指標」,但頸仔就不太夠力。本來我也覺得要多多留意這點。不過,我想頭仔長得咁重,條頸仔唔夠力好正常﹗幼兒的頭部佔身體長度四分之一,要用相對幼細的頸部和雙手抬起頭部真的不容易﹗過去一個月,貓頭鷹小姐為著要探索世界,她已經不斷東張西望,鍛鍊頸部的肌肉。而爸爸、媽媽和婆婆就不時讓她俯卧在平面上,練習抬頭的動作。


貓頭鷹小姐每次練習都很努力,雙手試著東抓西拉,或正手或反手;頭仔也竭力伸長,有時肉緊得把兩腳都向上,只有肚仔貼在地面,形成一隻四腳離地的小飛機,在她的天空飛翔﹗她有一份堅持,只要我們一日不翻轉她,她仍會不斷嘗試,有時更會大叫幾聲,輔助發力。出力度之大,還會放個屈,看見她不願放棄的樣子,真的要敬禮以示欣賞這位最佳運動員哦﹗
Comments

緣起:正式開啟前夕 (Project OWL: Day 89)

20/5/2016

Comments

 

試試

明天就是貓頭鷹小姐出生滿三個月之日,對於一個暫時全職的新手媽媽來說是值得紀念的日子,過去三個月或應該說是十三個月(十個月懷胎加三個月新手育嬰,共十三個月),我試著不同的東西,面對過從來未試過的選擇。似乎貓頭鷹小姐提醒我要不㫁試新,努力活出我的生命任務吧﹗

今天,藉著女兒快滿三個月,我希望開展個部落格,這不單是一個純記錄的網誌,而亦是我希望可以實踐自己想法和邀請交流心得的一個平台,憑著文字讓我記起我的生命任務和提醒自己向前哦﹗

(89 除了是 90 日的前一日,這數宇,相信也有其「毋忘」的歷史意義吧﹗)
Comments

    小喵

    80後,駐幼稚園社工,Playgroup 導師,自然/環保人,喜歡對人的工作,對輔導具抱負及特別感興趣,愛自然、愛旅遊、愛生活 、愛探索、愛我家。新手媽媽,不時會為兒童/青年推行靜心、生涯規劃、環境教育等工作,近來愛上親子共學,望與孩子共學、共玩、共成長。

    小馬
    擔任社工20年,10年前開始成為年自由工作者、大專老師及歷奇工作者,喜歡育人的工作。 做全職爸爸後,除了每天洗尿布外,還會帶著貓頭鷹小姐認識世界、欣賞世界、探索世界、遊歷世界。貓頭鷹最喜愛攀爬屋企天台的攀石場,各區公園、行山徑、海灘、游泳池都是我們愛去的地方。

    Categories

    All
    Baby Language
    Baby Sign Language
    Feeding/飲飲食食
    Sleeping/ 睡眠
    刷牙
    學講說話
    成長
    親子共讀繪本
    靜心

    Date

    October 2020
    August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March 2017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RSS Feed

聯絡我們

擁抱自然生命教育中心
Nature's Embrace

電話:56226501電郵: nature.embrace@gmail.com |
© 版權為Nature's Embrace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後更新:2021年1月



Contact Us

  • 首頁/Home
  • 認識我們
  • 傳媒訪問
  • 最近活動回顧
  • 客戶
  • 服務
    • 靜心活動
    • 生命教育
    • 領袖培訓
    • 自然教育
    • 生涯規劃
    • 職業技能培訓
    • 團隊訓練/同工退修
    • 啟導活動分享
    • Photo Album
  • Blog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