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自然生命教育中心 Nature's Embrace
  • 首頁/Home
  • 傳媒訪問
  • 最近活動回顧
  • 客戶
  • 服務
    • 靜心活動
    • 生命教育
    • 領袖培訓
    • 自然教育
    • 生涯規劃
    • 職業技能培訓
    • 團隊訓練/同工退修
    • 啟導活動分享
    • Photo Album
  • Blog
  • 聯絡我們

[陽光中的貓頭鷹~成長生命扎記]

愛自然、愛生活 、愛家的新手媽媽加埋一個全職爸爸及自由工作者的隨筆。
​旨在分享陽光下貓頭鷹小姐成長,記錄這趟旅程帶給我們生命的學習和反思。
http://owlthesunshine.blogspot.hk/

寶寶專用手語 ~ Miss OWL'S BABY SIGN LANGUAGE (下)

15/9/2017

Comments

 
Picture
上回提到我們一起練習寶寶專用手語,在爸爸媽媽一路「練習」的路上,我發現其實我自己要記著一堆手語都不容易,所以莫說寶寶根本未有「記憶」能力和「語言」概念,起初都不知道爸媽這些動作原來是用來溝通﹗因此,我的心得是「耐性」加「細心」﹗

耐性和細心辨別寶寶「用語」
碰巧大半年前PLAYGROUP拍檔詩詩姨姨跟我討論是否能夠將這套手法跟一位家長分享,讓我也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學習手和口語的路﹗跟學外語一樣,要時間,幸好,寶寶就是以「身體」去學習,而她們亦正在發展大小肌肉,學習這「外語」也是一種鍛練。除了每天要恒心,持之以恒運用不同的手語(動作)去溝通,父母也得睜開眼晴,留意寶寶「一舉一動」,皆因,寶寶的手語或著跟你做的有一點偏差(例如:貓頭鷹小姐起初的飛吻都不太會「飛」,每每將手放咀上後,就忍不住將手往口裡塞,忘記了要「飛」呢﹗),也許是她的大小肌肉的運動未能完全「複製」你的動作(「媽媽」的動作要張開手指,以母指碰下巴,要同時用到不同大小肌肉和有空間感才能做到的動作),也許是她喜歡在那個手語動作加一點自己的特色(正如,我們每個人讀同一句句子都會有不同的音調一樣﹗)

我們第一個和貓頭鷹小姐有共識的手語動作無疑是「奶奶」。媽媽每次餵哺母乳前、中、後都邊講「奶奶」邊做手勢,雖說成功,但也不是我起初教的雙手「揸奶」的動作(原本「奶」的動作是雙手開合開合,就似揸牛奶的動作),貓頭鷹大多數時間都只會以一隻手表達,除非她非常非常想要飲奶,才會肉緊地雙手表達﹗

因此,可能寶寶已在「說」只是我們沒有「聽」出來﹗所以,作為父母必要耐性重覆手語動作,亦細心留意寶寶在表示或要求上的不同。貓頭鷹小姐就是最愛「改造」我們的手語。上一篇提到她將「水」動作變成「篤耳仔」(有一位老師以為她想聽音樂,但其實她想飲水);「多一點」( I want more food) 原先是兩雙手的前二指互相觸碰,但她將之變成一隻手指篤另外一隻手的手板啊﹗
你又創、我又創﹗親子共創獨特「詞語」﹗
貓頭鷹小姐自創不少用語,包括帽子、天空、游水、打開、驚驚、小BABY。。。顯然,全都是她日常生活用到或在繪本中看到的「事物」﹗

「小BABY」是一個特別的動作,話說媽媽其實是有「嬰兒(Baby)」的手語提供的,不過貓頭鷹小姐一直都沒有採用,直至我們一起共讀一本《叩叩叩,是誰在敲門呢?》,最後一頁講及一個小BABY回到家中,每次讀到那一頁,貓頭鷹小姐都會歡喜的跑過來要一個擁抱,似乎告訴我「我(貓頭鷹)就是你(媽媽)的小BABY啦」,「小Baby」從此就由「擁抱」表示﹗

「游水」又是另一個有趣的經驗,貓頭鷹小姐在這個暑假愛上了游泳,她現在無論聽到我們說任何跟游水有的詞語(如:泳衣、泳池、玩水)或路經泳池,她都會雙手互摸(似在洗手)表示「游水」。她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表達「游水」的機會。媽媽放工,問候她當天情況,她也會望著爸爸然後做「游水」動作,告訴我爸爸今天帶她游水去﹗

跟我們中文字一樣,同一個字,也許有不同的用法,原來手語也有機會「重覆」﹗貓頭鷹小姐的瞓「飽」(吃飽了)和「驚」(害怕)重覆用了一隻手拍胸口的動作(明明肚腩同胸口有點距離,但她總分不開),雖然有時可靠情境去分辨,但總會有點誤會出現。我倆唯有二度創作雙手拍肚腩/胸口表示肚飽,繼續讓她單手拍胸口表示「驚」吧﹗

「肚餓」和「眼瞓」又是另一個難題,皆因貓頭鷹小姐「肚餓」和「眼瞓」都會啜手指,我們就引入「睡覺」的動作,好讓她可以告訴我們到底她想吃或想瞓﹗慢慢地(也許她又長大一點了),她「啜手指」的動作漸漸減少﹗跟不少「手語」一樣,她開始忘記一些她不再有用的。。。成長就是這樣吧﹗

手語並不能取代口語﹗
對,成長就是這樣,當寶寶開口說話時,相信她也會漸漸忘記手語﹗羊契媽也有教楓姐姐寶寶手語,現在三歲的楓姐姐已忘記了大部分的手語,因為她已善於用口語溝通了﹗我相信寶寶手語其實是一個過渡期,一方面可以讓月齡較細的幼兒和成人溝通,更重要的是家長透過手語學習與寶寶溝通的態度﹗不少家長認為孩子未會說話,就聽不明白和未能溝通。育有貓頭鷹的經驗告訴我,她認知的能力比她表達出來高很多﹗你看她能夠為自己想表達的去創造手語,亦善用她僅有的溝通方法去讓我們知道她的想法和需要﹗學習和分享手語對於爸媽來說,坦白講是「訓練」父母要由孩子年紀少開始好好觀察孩子的需要。同時,寶寶手語不是單獨做手語動作,而通常配合口語(意即邊讀出字詞,邊做手語動作),爸媽在操作手語時變相多了機會去重覆講不同的字詞,因此,學寶寶手語的幼兒大多能夠更快學會口語溝通呢﹗

http://owlthesunshine.blogspot.hk/
Comments

    小喵

    80後,駐幼稚園社工,Playgroup 導師,自然/環保人,喜歡對人的工作,對輔導具抱負及特別感興趣,愛自然、愛旅遊、愛生活 、愛探索、愛我家。新手媽媽,不時會為兒童/青年推行靜心、生涯規劃、環境教育等工作,近來愛上親子共學,望與孩子共學、共玩、共成長。

    小馬
    擔任社工20年,10年前開始成為年自由工作者、大專老師及歷奇工作者,喜歡育人的工作。 做全職爸爸後,除了每天洗尿布外,還會帶著貓頭鷹小姐認識世界、欣賞世界、探索世界、遊歷世界。貓頭鷹最喜愛攀爬屋企天台的攀石場,各區公園、行山徑、海灘、游泳池都是我們愛去的地方。

    Categories

    All
    Baby Language
    Baby Sign Language
    Feeding/飲飲食食
    Sleeping/ 睡眠
    刷牙
    學講說話
    成長
    親子共讀繪本
    靜心

    Date

    August 2021
    March 2021
    October 2020
    August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March 2017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RSS Feed

聯絡我們

擁抱自然生命教育中心
Nature's Embrace

電話:92607834電郵: nature.embrace@gmail.com |

電話號碼只供whatsapp或signal聯絡,不能通話。
© 版權為Nature's Embrace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後更新:2023年6月


Contact Us

  • 首頁/Home
  • 傳媒訪問
  • 最近活動回顧
  • 客戶
  • 服務
    • 靜心活動
    • 生命教育
    • 領袖培訓
    • 自然教育
    • 生涯規劃
    • 職業技能培訓
    • 團隊訓練/同工退修
    • 啟導活動分享
    • Photo Album
  • Blog
  • 聯絡我們